吉ICP備17005467號-1 技術支持 : 鴻翔科技
霧凇島烏拉街
霧凇島簡介:霧凇島是松花江上的一座小島,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烏拉街滿族鎮的韓屯、曾通屯等村落是霧凇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觀賞和拍攝霧凇的最佳地。尤其在曾通村,素有“賞霧凇,到曾通”的說法。霧凇島的最佳觀賞季節是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底,每天最理想的霧凇拍攝時間為10:00-11:30之間。
松花江兩岸樹茂枝繁,冬日里不凍的江水騰起來的水霧,遇到寒冷的空氣,在樹上凝結為霜花,氣象學稱之為“霧淞”,
當地群眾稱為“樹掛”。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烏拉街簡介:“烏拉”系滿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為“沿江”。烏拉街原稱布拉特烏拉,是明朝屬地。明朝建立后,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采取“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政策,因而在烏拉街所在地設立烏拉衛。明代中葉,海西女真勢力逐漸崛起,其中烏拉部相繼吞并了附近的女真諸部,建立了烏拉王國,以烏拉街為都城。后烏拉國屢與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爭斗。
1613年,努爾哈赤滅烏拉國,并在這里養精蓄銳,向中原進發,繼而得天下。因此,清順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封禁烏拉街方圓五百里,把它尊為“本朝發祥之圣地”。清順治十四年,烏拉古城設立了打牲衙門,負責向皇家供奉東北特產,和蘇州、南京和杭州一起,成為清朝貢品基地之一,贏得“烏拉城遠迎長白,近繞松江,乃三省通衢”的贊譽。
烏拉街鎮是滿族主要發祥地之一。遠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滿族人的祖先肅慎人就生活在這里。
烏拉街鎮歷史悠久,古跡傳聞眾多,曾是明朝海西女貞烏拉部及清朝三大貢品基地之一的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負責進貢土特產品的經濟特區)所在地。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這里留下過戰跡、足跡、墨跡。被清王朝封為“本朝發祥之地”,
有“先有烏拉,后有吉林”之說。
松花江兩岸樹茂枝繁,冬日里不凍的江水騰起來的水霧,遇到寒冷的空氣,在樹上凝結為霜花,氣象學稱之為“霧淞”,
當地群眾稱為“樹掛”。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烏拉街簡介:“烏拉”系滿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為“沿江”。烏拉街原稱布拉特烏拉,是明朝屬地。明朝建立后,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采取“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政策,因而在烏拉街所在地設立烏拉衛。明代中葉,海西女真勢力逐漸崛起,其中烏拉部相繼吞并了附近的女真諸部,建立了烏拉王國,以烏拉街為都城。后烏拉國屢與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爭斗。
1613年,努爾哈赤滅烏拉國,并在這里養精蓄銳,向中原進發,繼而得天下。因此,清順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封禁烏拉街方圓五百里,把它尊為“本朝發祥之圣地”。清順治十四年,烏拉古城設立了打牲衙門,負責向皇家供奉東北特產,和蘇州、南京和杭州一起,成為清朝貢品基地之一,贏得“烏拉城遠迎長白,近繞松江,乃三省通衢”的贊譽。
烏拉街鎮是滿族主要發祥地之一。遠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滿族人的祖先肅慎人就生活在這里。
烏拉街鎮歷史悠久,古跡傳聞眾多,曾是明朝海西女貞烏拉部及清朝三大貢品基地之一的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負責進貢土特產品的經濟特區)所在地。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這里留下過戰跡、足跡、墨跡。被清王朝封為“本朝發祥之地”,
有“先有烏拉,后有吉林”之說。













- 上一篇:長白山藍景酒店
- 下一篇:沒有了!